当前位置: 主页 > 情绪调节 > 强迫倾向

强迫思维的根源:过度追求安全、确定性、完美



什么是强迫思维?

强迫思维的根源:过度追求安全感和确定性,这就是强迫思维的罪魁祸首。强迫思维的小伙伴,老是想找到绝对正确的答案,非得确保自己做的事完美无缺、毫无风险。这种害怕犯错和遭遇危险

的心理,让我们不停地反复反思、不断计划。

有强迫思维的人,常常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好像一件小事没做好,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哪怕是极小概率的事,也担心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就不停地穷思竭虑,反复思考,只为追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这类人还往往有完美主义,总想着把小概率事件都规避掉。然而,越是这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一个问题能衍生出一堆新问题。

但要知道,人生中绝大多数东西都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人能决定的也许只有 5%,而95%是我们决定不了的。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呀。

所以,顺其自然吧!别去评判情绪,别怕焦虑痛苦,也别和强迫思维纠缠。

要学会接纳这一切,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让它没法影响到你。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阻止恶性循环。

接纳、允许当下所有的症状和痛苦存在,别去处理。

强迫思维不可避免地出现时,就把它当作进入站台的火车,发现它停在站台,目送它离开就行。
 
强迫思维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

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健康,苦不堪言,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强迫思维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其发生不是一朝一夕就患上的,也不是一种因素导致的,它的发中,是具有很多因素的,例如外界刺激,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情绪

发病中起作用。




 



常见的强迫思维有哪些?
 
 
1.强迫性穷思极虑对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上冥思苦想,纠缠其中不能脱身。

2.强迫意向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

3.强迫回忆联想:对过往的经历、说过的话,不自觉地反复记忆,并进行联想。

4.强迫怀疑:即常对于自己刚做过的事产生怀疑、不安,并做出一些强迫行为。

5.强迫对立观念简单而言,就是越想控制的念头,越不停地出现。

6.强迫洗涤突出的表现是强迫洗手,不停地洗手,尤其当手或身体接触陌生人时。

7.强迫检查不能控制地反复检查自己刚做过的事情,会重复检查数次乃至数百次。

8.强迫式动作做某一行为时必须按照一套固定的先后次序,并重复做这一系列动作。
 


有强迫思维该怎么办?
 
1.不理会:强迫焦虑情绪,不刻意用强迫行为去缓解它。

2.不害怕:不在意、不害怕,顺其自然,淡化强迫思维。

3.勇于接纳:在一定程度上忍受强迫,但时间久了也就渐渐消失了。

4.不追求完美:承认和接受自己有不足、不完美,并保持乐观心态。

5.转移注意力:当强迫思考或强迫行为发生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

6调整状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丰富枯燥的日常生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